对话Dyedai:没有一朵花是彩色的,也没有一朵花是黑白的(一)

我在采访瓦西的时候说过,“我对瓦西的任何一种解读都是一种误解”。我决定采访Dyedai(微博、小红书、b站:Dyedai)是因为在我刚打开Dyedai的社交媒体时,那种扑面而来的快乐感一下吸引了我,一个纯粹的不加遮掩的女孩儿真的是太吸引人了。所以这篇采访最开始的题目是《对话Dyedai:在完美与忽视之间选择真实》。那时我想表达的是,在被完美主义困住的外向人生与或主动或被动选择被忽视的内向人生外,或许还有第三种选择——真实的去做自我。

我的这种对Dyedai的滤镜在看完Dyedai的回复后被击碎了。但我并不感到低落,反而感觉到一种欣喜,一个更加复杂、立体的Dyedai被呈现了出来,她有那些真实乐观的一面,也有迷茫、焦虑甚至低落的一面。她不总是精力满满,也经历困惑,在性别认同上也经历了很多阶段,甚至在当下,她依旧在寻找自我。这不是一个旅途结束的圆满故事,而是故事正在发生,每个人都不知道Dyedai或者自己将要经历什么。

我脑海中瞬间就涌现出了新的名字《对话DyeDai:没有一朵花是彩色的,也没有一朵花是黑白的》,这即指的是Dyedai,也指的是所有人,旅途还未结束,任何事都仍有可能发生。以下是对Dyedai的采访,全文较长,将分三篇发出:

Dyedai的自拍

dyedai的自我介绍

成长于NFP家庭中,被溺爱和支持长大的典型ANFP-A,前一个A是Ambivert,介于E和I之间,后一个A好像是Assertive,坚定自信的意思。(好像INFP-A比INFP-T要更自信随和、情绪稳定、冷静放松,不会过度忧虑;T型(动荡型)的人容易难为情、追求成功、完美主义,可能比较丧。)因为我妈咪是INFP-A,我爹啲是ENFP-A,我是他俩结合。全家人有一种庄子逍遥游的感觉,比较佛道儒系,开明包容随和的家风。我是火象三傻之最傻呆呆的憋痒座,大多数时候在傻乐以及傻人有傻福中度过,也被人说过大智若愚。比较乐观和活在乌托邦里,有遇到过一些不好的事,但我比较容易忘记和放下。一直觉得自己不太像白羊座,我没什么脾气并且特别拖延和纠结伦,可能是水星火星都是双鱼的影响比较大。

我性别的自我认同是非二元性别,小时候自我认同是无性别,就不想别人把我看成是有性别的,长大了可能到25岁开始性别与性取向探索时觉得非二元性别更让我有认同感,且希望自己是流性别(因为流动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我性取向和情感取向都是泛性恋,更偏向于Skoliosexual超性恋,指对非二元性别或性别模糊人群产生爱情和性欲。小时候我比较Lithromantic性单恋,或者是回避型依恋,谁喜欢我我就莫名很厌恶对方,后来想起可能是小学三年级被男生骚扰式追求留下的心理阴影。我喜欢主动追求我欣赏的人并尊重对方的边界。我25岁前以为自己是无性恋,因为无欲无求也不会对自己喜欢的人有性欲。25岁遇到很喜欢的女生发现自己是有性欲的,并开始性探索和自学性与性别知识。

我去年在美国做特殊教育助教,动机是为了离我2022年喜欢的女生更近一点,虽然她在我出国前就跟我分手了。我在还没分手时很尽力去找如何去美国工作的资料并实践了,我家人(主要是我妈给我经济支持,我爹也从小不怎么管我,精神上支持我)依旧无条件支持我的任性,因为出国找中介和机票都花了很多钱,我之前的工作工资都比较少,加上我没有金钱规划及管控意识,自己没有存款。但去年6月项目结束我回国后至今快一年一直没找工作,不知道找啥工作,对很多工作和曾经做过的工作都没兴趣了,除了刚回国我做了几个月的部落融合舞蹈助教,是我从2020年开始热爱的事,也是唯一让我留在深圳的原因,因为我们老师教学太好了。但是入不敷出,因为我在没收入的情况下还透支我妈的钱去学舞蹈,现在算是啃老中,我32岁了还是妈宝女-_-||,可能也算是巨婴。在此推荐我妈妈的公众号“A米小夜曲”,她写过一些关于我的文章,文笔超好,文风幽默清丽,很多我朋友和网友都很喜欢我妈,她真的太有才太可爱太风趣搞笑了。我妈经常嫌我行文啰嗦,可能是遗传自我爸吧,我爸说很多话,喜欢上网看国际资讯写评论,有时会收到很多点赞和追评他就很高兴地拿来给我看。我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一写表达自己的文章就滔滔不绝,也辛苦编辑帮我筛选删减了,因为我每次重看本来想删减结果我添加的文字更多了,读一次加多几千字。

(左图Dyedai19岁时的画)

2018年我从欧洲留学回国做了生活方式新媒体编辑、文化艺术活动执行、电影宣发文案、美术老师(一学期换个学校,种种原因···这个可能对我以后找相关工作不利,但我也不知以后是否要找相关工作),到现在在做兼职舞蹈老师,偶尔我会去学生短片剧组当演员。最近我忙着考PTE,是一个润澳需要的英语考试,我前几年贼拉想润,现在可能没那么冲动了,还是得有些工作技能或未来方向再润吧。我从小就很纠结之后做什么职业,想法变过N次,幼儿园时想当科学家,小学时想当作家,小学时最喜欢看书画画,一年级就开始看《哈利波特》和各种童话神话,童年的精神世界超级丰富。我小时候是个看起来经常发呆和沉默的文静小朋友,有些孤僻,也经常被同学孤立,可能infp 都这样,活在内心幻想世界中,我对现实世界毫不关心,近年来变e了一些才比较喜欢探索外界和容易交朋友。表面文静呆呆实际上我脑子里天马行空每天巨爆多幻想,所以会对很多奇幻儿童电影很有共鸣,尤其主角是呆怪和孤僻的小朋友时很容易自我代入。小时候写过很多小说的开头哈哈哈哈真的很容易半途而废,我妈妈会把我写的儿童奇幻冒险小说影印传真给各种亲戚朋友,大家都觉得我很天才,然鹅现在伤仲永了。小学毕业时班主任给我写的寄语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碧空云卷云舒。十分符合我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我感觉我确实也是这样的人。初中日记本里写我去逛书城,忘记是看到啥了,我记得我画了个自己的小漫画是一半淡定的脸一半波澜壮阔的内心表情,我对外表现真的特别淡定沉默,内心确实特别丰富。中二时列过一个清单写未来想做的职业,列表里有DJ和理发师,还有大部分想做的职业跟美术有关才选择开始学美术,以前不想学只想自己乱画是想追求自由

不想让枯燥学习影响我的爱好(中国应试教育包括美术应试教育都让人很难受,如果高中直接申请去国外读本科可能就不难受了,申请国外艺术学院纯艺术专业或插画专业要做作品集,材料和表达方式不限,主要看创意和思想,国内只重视技法和美术基本功),小学时我妈给我报的课外漫画班居然是临摹唐老鸭什么的,我立马逃课不去上,我妈就没继续让我上了。她唯一逼我坚持的是芭蕾舞班,虽然我很喜欢跳舞,但好像不太有天赋,考级成绩一般,老师也经常踹我,学到芭蕾五级我就放弃了。学芭蕾容易走路外八字,我就去学模特班,,但模特学习也没坚持多久,因为没有上台的机会我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现在有些后悔当年放弃了芭蕾,应该尽量努力和坚持。高二开始系统学习美术参加美术高考,在画室努力了一年,一心只想考美院。美术考试时我心态很差(日记本上写狗屎心态),考的也很挫,联考分较低,单考也都没过,虽然我这一年在画室通过模仿画画最好的同学(是我好朋友也是我暗恋的女生,高中时的暗恋都是始于崇拜欣赏)好像进步飞速,经常被老师夸我学习认真进步超大,但考试时我就觉得自己是草台班子。在画室努力学美术的一整年都没学文化课,回我原来的高中上课时离高考只有三个月,各种补课和努力学习后用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考上广美美术教育专业(美教专业是可以受文化课好+联考过线的学生的),挺神奇的我本来觉得自己是文化课学渣,我在普高重点班感觉自己成绩很一般,之前高一有些学习困难我妈甚至想把我转去职校。后来学了美术之后回到原来的普高班级,觉得在普高学文化课参加普通高考简直比在画室学美术拼美术高考轻松八万倍,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每天只是学习和背政史地,有投入就有收获,环境也能让人心无旁骛好好背书做题练习考试,至少身体上舒服太多,脑子也清晰明亮很多。学画画真的费脑心身,大冬天的要天天清理颜料洗颜料盘,手都冻僵了还要削铅笔。每天练画画到手抽筋还要用很多脑子去分析画面,用眼睛使劲观察,不仅脑手眼心累,颈椎病肩周炎更严重了。美术联考和单考的时候都是冬天,扛着大画板和折叠画架到处坐冷板凳,去某些湿冷地方考试比如杭州国美,广州一些考场也巨冷,有时手都冻僵影响画画流畅度。

上广美后我时常后悔很想退学去复读高考想去别的美院,或者想出国读艺术本科。我感觉我班里同学也并不真心喜欢画画,或者画画水平都很挫。我不太喜欢美术教育专业,特别想转到版画系插画专业,但后来也没有转。很奇怪,明明我很喜欢插画和版画,大学时没有转这个专业,研究生本来要出国申请这两个专业,结果拿到了offer也没去,很莫名地去学个我不感兴趣的专业。我想着插画可以不用学只用自己努力画画和自学就好了,学习其他专业说不定可以助力我的插画创作,但事实上我就是离这个初心越来越远了,可能也是命运或者我懒惰易分心的性格习惯导致···上了美院也是持续迷茫状态。美院毕业后我去美术馆策展部实习,但发现也不是很喜欢这个工作,比起搞艺术策展管理和教育,我其实只想当纯艺术家,可惜纯艺术养活不了自己,虽然我做其他艺术边角料的事也养不活自己,后来发现全世界学艺术的小伙伴都有同款烦恼,最近刷到小红书一个在美国做UXUI设计工作一年被裁员的女生,裁员后租了陶艺室,自己做陶艺网店,但卖的不好,做陶艺做到腰酸背痛不得不转租工作室,她把这些经历画成了小漫画,很可爱很心酸。反正INFP各有各的人生艰难但都类似的人间挣扎生存又想搞艺术然后倾家荡产身体劳损的经历。

我广美毕业后想出国读研,gap了一年申请版画和插画专业,整理了一些大学时的作品做作品集,申请6所美国学校都拒了我,我用同样材料随便投了几所英国学校居然被爱丁堡大学录取了,所以我后来一直跟别人说英国很水,爱丁堡插画专业可能也挺水的,反正是没有美国的厉害(只是因为容易申请),但爱丁堡大学这个名字听着贼流碧。当时好像过了申请季了我来不及投伦敦的学校,去伦敦或任何跟哈利波特有关的地方学习是我从小的梦想。当时我妈去做希望之星英语评委,旁边有个搞留学中介的老师推荐她让我申请欧洲的国家奖学金留学项目,还有意大利的艺术留学项目,我把想去意大利的事告诉我一起学德语的油画系姐妹,她立马去学意大利语开始申请意大利的学校,结果后来我去匈牙利,她去威尼斯美院并找了威尼斯本地人嫁了现在在欧洲养着混血女儿。我非常后悔我没去意大利留学,能学个意大利语之后方便去意大利玩耍也好啊,我好像很难坚持自己的想法,非常纠结伦,很容易被家人影响和说服,家人都很想让我去匈牙利读电影研究,因为免学费,生活费比深圳便宜很多。

读研期间我经历各种学习困难,因为艺术生转学纯文科真的很艰难,期间也一直想转专业,想学现代舞或舞蹈相关专业,想学电影表演,想转去匈牙利美术学院回到舒适区,我这个心理可能是遇到困难就想逃,但又跟之前本科一样没有彻底逃离的决心和毅力。我这个匈牙利国家奖学金项目没什么艺术专业能让我选择,我当时好像是报了电影研究、舞蹈文化遗产研究和陶艺专业,只有电影研究录取我了,面试时我好像还说即使你们录取我,我应该不会去的。最后还是去了···成为整个匈牙利罗兰大学电影系唯一一个东亚的学生。当年我还接受了《女报.时尚》的采访,标题是“罗兰大学不只有布达佩斯大饭店”,我把采访文转贴到我的豆瓣日志,感兴趣可康康:

 罗兰大学 不只有布达佩斯大饭店 (douban.com)

美院毕业后我也不太想做美术相关工作了(可能因为大学期间做太多艺术活动志愿者深知其中压榨太多,就不会想再去艺术机构和艺术节找工作,然后教育实习时觉得教培机构、学校环境都让人很窝闷,就完全不想当老师),NFP的人生尊嘟很纠结伦。研究生毕业后虽然有做专业对口的工作(电影宣发文化艺术宣传),但实在是太穷困了。我妈妈一直想让我当老师,我不想当但是也去尝试了,虽然学生很可爱,但我实在不会管任何学生,因为我没脾气也装不出有脾气的样子,没有师威。我只教那些想要学美术、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不学的我就放养,在学校这样是大忌(。_。)有些学生无视我,有些在我课堂上乱窜甚至离开教室在外面玩,我很无奈也无法阻止。有些学生还欺负我,小学五年级的小男生在课堂上性骚扰我,还是同班小五女生告诉班主任,班主任找小男孩谈话,才帮我缓解了这事。好囧啊,想到小学时的自己被男生骚扰也是要么不知所措要么逃避,当年也有告诉过班主任,班主任批评男生才稍微改善些,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勇敢些。我的大bug就是生不起气发不出脾气。我也不知如何才能学会处理性骚扰性凝视和性侵犯,可能之后在性教育学习和活动中我需要刻意学习这些。人生也太多要学习和处理的课题了。不过也挺好的,人生充满挑战,慢慢成长进步,成长的路上有人同行同学,可以互相帮助。普通学校和普通职场以及大部分人都不会有这种等人慢慢成长的耐心,直接开除、裁员、分手的,我也常遇到。也有对我有耐心的,我以种种原因离开了,我喜欢的会主动追,不喜欢的会果断离开。我相信缘分,就像相信命运,我相信我很幸运能遇到互相喜欢欣赏有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价值感的人事物。

疫情期间我的前司(文化传播)降半薪有些难活,不过当时可以居家办公,我就和当时的女朋友到处边旅游边工作感觉好爽。真的好想做一些可以居家办公的线上工作,人生梦想就是当数字游民。虽然我这种不自律的人可能也不太适合做自由职业···梦想总是要有的,一天做八万个梦,总有一个会实现的哈哈哈哈。

最近在考虑考完英语去当健身教练学徒,因为想健身但没钱,想边健身边赚钱。我妈支持我的任何决定只要我能养活自己,但我对象觉得我不太适合有销售指标的工作,可能要再纠结纠结。

B站视频封面

关于完美

我从小一直有写/画日记的习惯,只是把这些习惯搬到了社交网络上,因为习惯自娱自乐和自言自语,当有人在社交网络上给我好的反馈时我会非常开心,然后更有动力去分享,但可能因为我比较自我,不太会包装自己以及内容,且我发的内容也没有很垂直,虽然我自我定位是艺术生活博主,发了乱七八糟的内容,就没多少粉丝-_-||。

我刚还刷到微信视频号@阿兰回声 ,发的一个视频“我那个生命力特别旺盛的女友”,讲他女友对很多事物感兴趣,每件事都想去体验,被父母说不务正业,浪费时间,什么都想做的人什么都做不好。后面女主看到大卫霍克尼和达芬奇都是博学家也做了很多不同的事情,就想通了,同时也难过,因为即使不断去体验,这个世界还有更多事没有体验过,更多的风景没有见过。博主说,18251天是我们还会留在地球上的时间,应该够我陪你去体验吧。好甜!底下最高赞评论是,这不就是infp的天生兴趣广泛吗?她是生命的探索者、体验者。

所以人的一生根本不够用,尽力让自己快乐吧!

我一直想做真实的自己,一方面是原生家庭鼓励我顺应自己天性去生活,我的自我接纳度比较高,另一方面我也怕别人对我有滤镜有投射,只喜欢某一面的我,我就想全方位展示自己,包括挫的一面,就不会让别人对我有超乎真实的期待,这就叫祛魅吧哈哈哈,包括网络上有人对我感兴趣,可能是被我外表吸引的,我立马丢长文把我的优缺点都写出来,或者先暴露缺点,别人就可以迅速把我筛掉,节约大家时间^_^。

我喜欢别人也是希望能看到对方各种面的,其实我自己只有一面,就是NFP很单纯傻乐且情绪稳定的面,所以我有时会被有复杂面相、有负面心理问题、情绪多变的人吸引,但刚开始被他们吸引时不是因为看到了他们的负面,可能先被神秘莫测及思想深刻的感觉吸引了,发现负面的时候我可能就产生圣母心和挑战欲,想尽力去爱人,虽然最后我都是被分手的,因为自己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吧。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还跟个小孩或猪队友一样,对方如果考虑到现实和未来,看到我这么佛系和摆烂,死到临头还天真无邪的样子,担心自己掉坑里我想救她时反而把自己也送进坑。可能就不想跟我继续发展亲密关系了。哦还有,女同性恋可能会喜欢找妈妈或姐姐,只有我喜欢比我年龄小的,可能我心理年龄在二十左右,跟我谈恋爱的经常觉得我才三岁···我喜欢两小无猜的感情,像月升王国里两个小孩一起冒险的纯真感情。但女同性恋在男权社会中,相比于男同和异性恋会觉得现实压力更大,需要两个人都很独立,至少两个人已经经济独立,在一起有经济基础才有更稳固的感情?或者说女同性恋更加没有安全感,女生本来就容易慕强,我自己也慕强,我喜欢有文艺方面才华的学霸,热爱自己专业和事业并不断钻研和进取的人,可能因为我向往成为这样的人,有时候人喜欢什么样的人说明自己想拥有这样的特质,自己做不到就会向外寻,如果能刚好找到互补又互相欣赏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学习和互相支持一起进步,可能挺好的,前提是能互相理解和看见,给彼此成长进步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找到很相似的人,也可以互相欣赏然后一起在自省中成长,可能相处得更轻松愉快些。有的人跟不同的人交往能进步并逐渐成为圆满的自己。或者像我虽然好像没有在其他方面进步,但至少更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以及更会提供一些情绪价值了。广交好友也是,能让看事物的视角更全面,加强共情力。FP人格是可以把自己掰成TJ人格,或者任何人格都有可能改变,前提是ta自己特别想,会努力改变自己塑造自己,有意识地对抗天性。

我其实天生不太自信,经常妄自菲薄,偶尔会觉得自己贼拉挫。在考试和学习时我心态格外差(自称狗屎心态)。在觉得自己挫的时候以及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用转移注意力大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写日记或发社交网络抒发心情,或者跟亲人友人爱人聊聊。我妈咪说她以前也不自信,后来觉得周围人也不咋地就稍微好一些,至少她现在比较自信或者自洽。我爹教我用不同视角或更高的视角甚至上帝视角去看一些事情,就会觉得很多事都不是事了。我比较容易忘记不好的事,然后也纠结不出来未来是怎样的,活在迷茫中的佛系状态,然后尽量顺应天性及自然。

我觉得成长是一个过程,即使长得慢,有时停滞,有时退步,有时逆水行舟有时九曲连环有时顺流而下有时鲤鱼跳龙门。人生就是这样,还是顺应天性比较好(懒),不过我确实应该多考虑一些现实生存问题,我妈总说觉得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都是上帝最好的安排(她2004去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皈依基督教)。总有活下去的办法的,穷也有穷的活法,也有可能以后被生活所迫去做些不愿意做的事,也都是体验,尊重自己的命运。我也希望自己能不那么摆烂-_-||,可能要从培养好的生活作息运动习惯、积累多些作品,积极工作做起···积跬步至千里,也允许自己有徘徊仿徨的时候。

 

我刚看到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开的“搞砸艺术商店”,每天发一个独立手作设计品牌,刚分享的品牌是:鳄梨不饿

介绍:名字是在北京取的,目前生活在景德镇,未来指不定在哪。

情绪平权主义者。

质疑一味追求“好的” “积极的” “快乐的”“完美的”,希望消极和缺憾的一面得到对等的关注。接受不完美,完整宏观的看待全人类。

 

好可爱的设定有木有!完全符合我的价值观哈哈哈

早餐拟人插画

关于焦虑

我好像只有deadline将近,死到临头才会稍微有些焦虑,比如我现在每天说自己在学习,实际上并没有学的拖延癌末期也让我有些焦虑,但这个焦虑也没有促进我行动,反而更拖延了(可能离四月底考试还有一个月吧)。可能有别人的要求和期待就会有些焦虑。我对自己要找啥工作也是很纠结,应该也算是焦虑?收入只要能让我吃得起一些外卖饭馆子以及能负担我学舞蹈健身之类的学费就行,所以收入有一万我就不焦虑了,虽然至今都没有达到工资到手一万过,之前也是活的挺好的,可能是时不时靠我妈的救助吧。我妈实在太溺爱我了,甚至我提出很多不合理要求她都满足我,比如刚上大学我想念考上央美的画室同学,说十一要去北京看她们,我妈出钱给我买去北京三天往返的机票几千块钱,好奢侈。比如我说想在市中心租房,我妈帮我找了个城中村很小家徒四壁的房间,帮我买了家具和洗衣机之类的,结果后面我一晚上都没住过,交了半年租金,前前后后也花了一万多,不过我好像没什么租房命,在布达佩斯三年我在豆瓣日志写《布达佩斯租房血泪史》,感觉去北京、深圳、美国工作的每个地方我都能再写n篇租房血泪史,漂泊的人生太难了,if my life is for rent, and I don’t learn to buy, well I deserve nothing more than I get, cuz nothing I have is truly mine. (最喜欢Dido的成名曲life for rent的歌词)

还有我不太想待在我出生长大的城市深圳,因为我在一个城市住超过三年就好腻,想去上海但不知能不能养活自己,也还是不知道找什么工作-_-||。最羡慕自由职业的朋友,比如我有一个自媒体撰稿人朋友转型成塔罗师和职业咨询师,她就去全国各地旅居了,好像旅居也不用很多钱,有时比在深圳打工租房吃饭的生活费便宜。我也想找一些线上的工作,想当自媒体网红可能还得研究下吧,但网红好像也有些不靠谱,总之需要多积累一些生存和工作技能···现在的我就是没怎么被工作和社会摧残过的样子。

身材焦虑我之前也有,尤其我大学在广美,美术教育专业只招广东人,广东人都天生贼瘦,他们不是挑食就是肠胃不好,同时也不是很健康,好像我同学们都比我容易生病。跟他们去云南下乡采风,很多广东同学一个月不到就想念广州,我完全乐不思蜀,想永远在外面飘荡游玩写写画画。我天生就是吃很少都容易长胖的微胖人,肠胃特好,湿气很重, 大学期间有过刻意减肥,节食加运动,一旦没有完全保持这种少吃多运动的习惯就容易复胖,实在太难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后面也反复努力健身过和复胖过,如果能有持续健身的习惯就好了,我个人很喜欢肌肉和脂包肌/五花肉身材。因此我想去做健身教练学徒,以外力鞭策自己哈哈哈哈。现在不那么焦虑可能是胖罐子胖摔,以及网上夸我身材好的人多(可能是猥琐男多),我身为美院人觉得自己身材跟维纳斯差不多,虽然我之前一直调侃自己是鲁本斯画的肉肉人。现在我听到外界对我的评价无论胖了还是瘦了都没啥感觉了,因为各种状态都是暂时的,胖瘦也只是中国人习惯性的寒暄方式吧,就跟“吃了吗”差不多。坚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就好,美是多元。

我突然有个想法是cosplay一下小时候的裸照,我有个短发裸上身的小时候照片我特别喜欢觉得很酷,现在也刚好是短发可以模仿那张照片,到时打码发小红书希望不要被和谐。我真的被和谐太多内容了,比如去拉斯维加斯看美女舞蹈秀,明明是很健康可爱的女生只是跳舞裸上身都要被小红书和谐,我捆绑的照片、参加人体速写活动、逛美国情趣用品店的vlog、我画的很多画都被小红书和谐了,在中国社交网络上活得很禁锢也是很心累。

学历上的焦虑我没有,因为我觉得搞艺术好像也不需要啥学历只要有作品就行。我挺想有在名校学习的体验,之前拿到爱丁堡大学offer我没去这个事可能偶尔想起会有些后悔,名校主要是有一些更好的导师和校友资源。我读的研究生对我的就业没什么帮助,我们搞电影宣发的公司其他同事包括老总都不是学电影的。只有真正热爱电影才能持续为爱发电吧,艺术工作也相同,我真的为爱发电几十年,一直都精神富足,钱包空空,我爸妈说我是扛着米袋去工作,意思是我花一堆钱给爱好却无法用爱好赚钱。经常有各种白嫖的工作只要我感兴趣都会做,我对象听了很生气觉得我不收费或收太少就是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对金钱没什么概念,就像我对时间没有概念一样,而时间就是金钱。

Dyedai画的拉拉恋

以后如果找到自己真的很想学习的方向可能还会去上学吧,但不一定要去名校。总之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自己不为别人,好像是我的核心价值观,尊嘟很我行我素。

我也没什么精力,经常睡大觉,尤其这一年感觉啥也没做就过去了,以前最有精力时可能是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所有精力拿来探索我想做的事,比如疯狂逛博物馆美术馆、参加文艺活动、当艺术机构及艺术活动志愿者、写日记感想展评影评旅游游记等,所以后面找的工作也是相关工作,可惜实在是太穷了艺术行业打工人,实在是养不活自己,就只好离开文化艺术新媒体行业去做老本行美术教育,但自己又不适合做(不想也不会管人,也不想别人管我),尊嘟很纠结。我太久没有认真学习,好像还有ADHD成年人注意力缺陷障碍,真的太容易分心了,尤其在需要用到我Te(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一个功能?)时。我现在稍微学习一小会儿就巨累巨困,但可能慢慢建立习惯后会好点,就是要比别人多花些时间,但给自己一些耐心吧,做了一点点都好过没做,虽然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但起码做了一点点哇!

然后我为了拖延不学习,现在花了好几个小时在写这个采访稿,倒是挺专注的,所以我可能是喜欢自我表达自我分析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也喜欢与人对话、倾听他人,做这些事我就不会拖延和分心。

我感觉我也是在社交网络上只展现了自己有精力做喜欢的事的一面,我可能得再多展示一些我摆烂耍废纠结迷茫以及自我安慰阿Q精神的一面,说不定也能收获一些共鸣

身边有一些人是精力充沛型,不用睡多少觉,对工作和生活都很有激情(适合当老板和创业),以及还有可以同时谈几个男女朋友的人,时间管理大师,我也是很佩服,我天生就是那种容易睡十二小时以上的树懒考拉型人,就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做让自己有动力的事,然后可能有运动习惯能调整作息吧,我自己的作息很不规律尤其是放假以及现在待业的时候。我可能格外容易放过自己(原因我猜是原生家庭太惯着我了,我心中没有这个鞭策者监督人的形象,因此也特别依赖外界比如老师和教练对我的鞭策),以及能摆烂就摆烂,常常放过自己,比较少内耗。

没有精力除了天生没有,还有可能是做了很多逆天的事,就是跟天生性格及价值观不符的事,或者接触了不想接触的人,会身心俱疲。有时我觉得睡特别多也特别疲累,比如去年在美国德州荒野求生时,我下午四点放学下班回家就一直躺到第二天上班,超级郁闷和荒废,当时就完全没什么生活激情,毕竟周围都是荒野也没什么可以探索的,我也不想在家做任何事,一整个跟《热辣滚烫》里女主角家里蹲啃老的状态差不多,虽然我现状也还是这样,至少心态好了很多,至少也还有点事做,以及有亲朋好友家人爱人在身边,不会像在德州那么孤立无援又巨无聊。

我小时候很I,大学开始向外探索后稍微有些变E,现在是E和I之间左右摇摆状态的Ambivert。有时我会怀念以前很I喜欢家里蹲和自娱自乐的时候,那时天天读书写作画画还有自拍录像,日记里写还是自己待着最舒服,还是自己一个人最自由自在。后来觉得自己待着好郁闷好像待不住了才向外探索自己想做的事,慢慢在学习及发展兴趣的路上认识了一些好友,然后变快乐了。当习惯向外探索后好像就很难找回以前I的状态,更加分心了就看不进书,做什么事都想要跟人分享,我喜欢陪I人朋友家里蹲着,可以一起看剧(我自己一人连追剧的动力都无),或者各干各的。像电影《荒野生存》男主日记里的遗言: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讲真,人可能随时会死,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就会发现明天死了也没有遗憾,而且即使能活很久,就努力活着,趁身体健康时多养生多学点生存技能,虽然我现在毫无生存技能又懒得学,可能真的是还没有死到临头。可能我还没有遇到过最糟糕的事,我猜想最糟的事是很穷哪也去不了身体很差很痛苦又死不了,或者被虐待了有CPTSD天天应激活得很累,不敢报复社会只敢自残自虐自杀可能还未遂。我不知能不能帮助遭遇痛苦的人们,我之前纠结要不要为了润澳去读三宝专业之一社工专业,有算命的觉得可以,有的觉得我可能最后还是不会做这个职业,很多事情我都是纠结不知选什么去做,就没任何行动。

我觉得有些人选择自杀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人都不想出生,但没有选择权。有人出生了要面临很多苦痛,有人面临很多纠结,有人选择一成不变,哪怕是沉浸在痛苦中,因为已经习惯了痛苦,脱离痛苦会面临虚无。海上钢琴师看到陆地上有比钢琴键还多的路觉得很迷茫,他选择永不下船。有人选择千变万化,有人选择生有人选择死。我觉得人活着最好多争取一些人权,没有人权的人可能死的很憋屈。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弱势群体争取人权,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改变身边人的看法,让一些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觉得自己有被看见,被理解和关照到,被接纳,看到人生多种可能性,有活下去的理由和希望,这可能是我比较关心女权、性少数群体、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权益的初衷吧。

(未完待续)

Dyedai在布达佩斯自由山

Previous
Previous

对话Dyedai:没有一朵花是彩色的,也没有一朵花是黑白的(二)

Next
Next

对话瓦西列娃的日记本:欲望之镜中的发现与重构